top of page

從追不回的老客戶,到主動回廠:汽車CRM 怎麼做到的?

  • 作家相片: 偉盟系統產業顧問/任苙萍
    偉盟系統產業顧問/任苙萍
  • 1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文:偉盟系統產業顧問/任苙萍

在數位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的當下,汽車保修產業也正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。 前陣子,我們跟幾家代表性汽車保修廠主管做了一系列焦點訪談,想了解在這波數位轉型的浪潮中,他們對 CRM(客戶關係管理系統)有哪些需求和期許。
 

大家普遍都有一個共識:CRM 不再只是記錄顧客資料的工具,而是經營保修廠的重要戰略資源。


從業務、經理、特助到服務顧問,不同職能的工作者對 CRM 工具有著各自關注的面向與需求,這些洞察對於後續系統導入與流程優化,具有高度參考價值。


一線業務:需要的是好用又即時的工具


首先,業務部門提到希望將 Line 整合進日常的行銷跟客服作業裡。


畢竟現代人天天都用 Line,如果能透過它來提醒保養時間、推播優惠訊息,跟顧客保持互動,相較於傳統電話或簡訊更容易被車主接收與閱讀,不只方便,效果也更好。


他們也希望 CRM 能整合會員資料、車主車籍紀錄,還可以快速查詢顧客歷史紀錄,甚至設定自動通知,像是定期保養提醒、生日優惠券等,減少手動操作的時間,也提升客戶體驗,進一步提升客戶黏著度與回廠率——這也是坊間公板 CRM 系統相對差強人意的部分

高層主管:數據是決策依據


站在營運管理的角度,保修廠的高層更關注的是:CRM 系統能不能幫助他們掌握全局。


一位來自大型保修廠的總經理指出,他關注的重點不僅是顧客體驗,更聚焦在整體營運績效的提升。具體指標包括:保有客戶數、每月進廠車輛數、總營業額、庫存成本控制、長時間未進廠的客戶比率以及車主滿意度等。


從總經理的視角來看,CRM 不只是客戶溝通的工具,更是協助經營團隊做出精準決策的後盾。這位總經理說得很直接:「數量跟金額都得顧到,不能只做漂亮的互動,還要看得到營收與回報。」對他們來說,CRM 要能幫助他們追蹤經營數字,甚至主動提供決策依據,才有導入的價值。


中層主管與特助:看重流程自動化與會員分類


負責日常營運細節追蹤的行政主管與特助的觀點也值得一提。


行政主管緊盯「三日內回饋機制」,也就是客戶進廠後的第三天,主動發送滿意度問卷,以收集車主的服務回饋,進一步精進流程與技術。


這段時間最能反映出顧客的第一印象與服務滿意度。透過 CRM 來自動發送問卷、統計結果,可減少人工操作的繁瑣。


身兼多部門協調角色的特助,則表達對會員分級管理與自動化訊息推播功能的重視,希望將車主資料更精準地分級、分群,依照不同客戶習慣發送不同訊息。例如,提醒保養、提供針對性優惠或是節慶問候等,實現更個人化、精準的溝通策略。這些細節雖小,但其實對提升顧客回廠率非常有幫助。


最大的痛點:人手不夠&客戶難聯絡


然而,現實卻經常碰上執行上的難題,其中一大挑戰就是人力資源的限制。追蹤久未進廠的車主、保修完工後的出廠關懷或滿意度追蹤,雖然是提升顧客體驗與經營績效的關鍵環節,卻往往因人力不足而無法徹底落實。


像是追蹤久未回廠的客戶、或是保修完後主動打電話問滿不滿意這類出廠關懷,雖然是經營客戶關係很重要的環節,但耗時又吃力。更麻煩的是,現在很多人不接電話、簡訊也不看,怕詐騙或時間不允許,導致聯絡效率很低。


更不用說,簡訊要附問卷連結還得跳轉第三方網站,填寫率也不高。久而久之,這些原本該蒐集的關鍵數據就被放棄了,對後續的經營決策會是一大損失。因為這些「久未進廠」與「出廠關懷」的資訊,恰恰是營運決策的重要依據。


透過這些數據,保修廠才能分析顧客流失的原因、評估服務流程是否符合顧客期望、預測下一次保養的時間點等,進而設計更有效的再行銷策略與顧客挽回方案。也因此,建立一套可以自動化執行這些動作的 CRM 系統,成為當前轉型升級的首要任務。


服務顧問:壓力最大的一群人


別忘了還有每天要面對一堆績效指標的服務顧問,舉凡:毛利率、預約比例、客單價、技師績效目標、庫存控管、進廠車輛數、商品與服務營業比重、車型分佈、保有客戶維護、甚至整體營業額等,這些指標稍有疏忽便可能影響月度業績與服務評價。在這麼多工作壓力之下,若能有一套高效、直覺、能整合多方資訊的 CRM 系統,對服務顧問而言無疑是最實際的支持。


簡單來說,他們什麼都要顧、什麼都不能漏。如果 CRM 沒辦法提供快速查詢、自動提醒、資料視覺化,那就只會變成另一個「要花時間學、但幫不上忙」的系統,反而成為壓力來源。


汽車CRM 是保修服務經營升級的起點,不是加分項


從這次的訪談中,我們很清楚地感受到一點:汽車保修業早就不是靠技術和人脈就能長久生存的產業了。顧客越來越在意體驗、效率與溝通品質,而業主則更需要靠數據來做決策。


綜觀以上,我們可以看見,汽車保修產業對 CRM 工具的認定,早已不再只是「記錄顧客資料」這麼簡單。它必須是一套能協助各部門提升效率、強化顧客關係、支撐經營決策、甚至預測未來行為的智慧化系統。無論是總經理的宏觀決策、行政主管的流程追蹤、特助的整合規劃,還是一線人員的即時應用,CRM 都將是轉型升級的核心關鍵。


CRM 不該只是「資訊部門」的專案,而是整間公司從上到下都要能運用的經營工具。它要能整合行銷、營運、客服三大面向,讓老闆看得懂、業務用得快、客服做得順,這樣才能真正落實「智慧保修」的轉型目標。


面對市場競爭加劇與顧客期待升高的雙重壓力,唯有將 CRM 視為整體營運的重要一環,而非單一部門的輔助工具,汽車保修業才能真正邁向「智慧營運」、「數位轉型」的新時代。未來,誰能善用數據、掌握顧客,誰就能在這場轉型賽局中搶得先機。



Comments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bottom of page